一间小小的照相馆网上配资门户网
承载了一段不容忘却的民族记忆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没有流量明星的轮番热搜轰炸,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电影静悄悄地点亮了全国各大影院。
《南京照相馆》是2025年上映的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它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却将镜头对准南京城一间小小的照相馆,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撬动了那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电影《南京照相馆》自上映以来,引发了全民的历史回望热潮,成为2025年夏天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之一。
历史原型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即1938年,15岁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藏匿日军暴行照片的壮举。当年他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了底片上触目惊心的暴行画面。年轻的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加洗了30余张,并选出16张做成相册。这本相册几经波折,被罗瑾通讯队的同学吴旋发现,并接力守护。终于在1946年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时,成为最重要的证据。
展开剩余87%历史上真实保存照片的相册
历史上照片 罗瑾同志
《南京照相馆》电影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影片围绕记录日军暴行照片的“拍摄”“洗印”“存证”“运送”故事线,刻画了邮递员苏柳昌、日语翻译王广海、戏曲演员林毓秀、民国警察宋存义和照相馆老板金承宗一家在日军屠刀下可歌可泣的生存、反抗与守护故事。他们被迫为日军冲洗记录“战功”的底片,却冲印出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当显影液中浮现砍头、活埋、奸淫的画面,这群原本只想活命的平民经历了从求生到觉醒的蜕变。他们没有一个是标准意义上的英雄角色,却决定无论冒怎样的风险,也要让这些照片留存下去。因为这些照片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他们的生命。
一部电影,连起过去与现在
从城墙纹理到牌匾字体,从街道风貌到市井烟火,全都经过了严谨的推敲。
毕竟这样的题材,任何的敷衍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这种像素级还原的执念,在影片发布的历史照片和电影画面对比特辑中有着震撼呈现。日军罪证照片中的每个细节、粉饰侵略的亲善照构图,都在大银幕上得到一一复原。
为何要观看《南京照相馆》
铭记历史:电影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历史,让我们不忘民族苦难,缅怀先烈英灵。
砥砺前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回顾历史,我们能够汲取前行的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能够让每个观众都受到深刻的精神洗礼。
传承精神:电影中小人物的抗争与守护,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值得代代相传。
特色观影活动,让历史照进现实
《南京照相馆》自上映以来,已在多地引发红色观影热潮。影片受众覆盖学龄儿童到80岁老人,上座率始终领先,成为了市民文化生活中的热门选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之际,为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馆员爱国情怀,许多单位组织开展了《南京照相馆》红色观影,引导大家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精神的传承者,从岁月的见证者转变为和平的守护者。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欢迎大家在观影前后前来 图书馆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书资料展” 观展,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网上配资门户网
发布于:北京市东方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